close
《保健》泡湯莫忘顧皮膚 

本文摘錄自  台灣新生報/ 醫藥養生/ 健康筆記 記者鄭綿綿 報導

泡湯對皮膚的影響  與您分享

天冷許多人喜歡泡溫泉,促進身體血液循環,也能達到放鬆作用,但錯誤的泡湯方式,不衛生的環境,可能引發皮膚問題,應特別注意。

 

不當泡溫泉對皮膚影響

有些人以溫泉水柱衝脖子和肩膀,長時間強力衝擊的部位,可能出現皮膚刺痛,隔天刺痛部位可能出現皮膚潰瘍現象。常見在皮膚皺折處,皮膚較脆弱的部位。此外,有皮膚乾燥或有冬季皮膚發癢問題的人,泡溫泉時間不宜過久。泡溫泉也要注意臉上肌膚保護,避免高溫烤箱蒸太久,以免產生大量自由基,更容易老化。可配合敷上面膜,或用冷毛巾擦臉。另外,泡完溫泉應沖澡,因為若是像硫磺或鹼分濃度高的溫泉,不沖乾淨,等水份蒸發後,留在皮膚上的濃度可能會增加數十倍,對皮膚的刺激較大。

 

不適合泡溫泉族群

孕婦不適合泡溫泉,尤其懷孕前三個月和後三個月,由於懷孕早期胚胎對於外界刺激比較敏感,若溫度過高,使到胚胎出現問題的機率增高。而在懷孕後三個月,溫泉也可能影響女性陰道內環境的平衡,增加早產風險。

還有,有些女性族群也應注意泡湯時機,除了月經週期生理期期間內,還包括經期及經期前後最好避免泡溫泉,也就是經前兩天、月經乾淨後的三天內。因為此時陰道的消毒抑菌的作用平衡較弱,此時泡了溫泉,會助長細菌的滋生,產生發炎的現象。

 

專家看法

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,泡溫泉的場所經常有公共坐浴空間,或者公共烤箱蒸烤的空間,較容易感染的皮膚問題,像是有香港腳、皮膚黴菌感染、病毒疣等,個別體質不同,抗病力不同,原本的皮膚狀況,都可能影響是否感染。

香港腳容易發生是因為有香港腳的患者常有脫屑狀況,因此容易接觸傳染給其他人。以及臀部長皰疹,也可能因為坐到不乾淨的公共空間,接觸到已經被污染、潮濕的公共設施造成。

 

注意事項

最好每泡十分鐘就起來休息一下,有了足夠的休息,再進入池內泡。老人泡溫泉時間不宜太久。記得喝水補充體溫升高流失的水分。泡完溫泉,沖洗完成後,可在腋下、胯部、肚臍周圍、四肢的皮膚皺褶處,加強擦乳液,還有配合臉部和全身抹乳液保濕,保護皮膚,也可鎖住皮膚水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繼續看更多健康專欄文章...請見【安全食品健康分享網】官方網站

    ➣ http://www.safe-ag.com.tw/index.html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ee561005 的頭像
    jee561005

    美食料理分享網

    jee561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