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健康 自己來 |
台灣養生保健協會 物理治療師公會理事長 簡文仁 撰寫 與您分享 |
求生是人的本能,而求長生則是富貴之人的夢想。 現在醫藥衛生大幅進步,人類早已長生不少, 但也因此認知到生命不等於生活,人生的光彩,在內容不在歲數, 養生的目的,是在生活的歷程中,天天神采奕奕,愉悅而充實, 而不是躺在養護中心,長命百歲。 養生要從養心和養身雙管齊下,互為影響,身心靈合一。 養心的口訣是:認命、知性、隨緣; 也就是認天命、知己性、隨他緣。 養身的口訣是:大步走、多蔬果、少發火。 談到養心,也就是現在流行精神健康, 一個人的心思、認知影響著他的做為,所以要先能認命, 但這不是消極悲觀逆來順受的認, 而是積極主動去認識生命的本質, 因為基因學的研究, 我們知道父母結合的瞬間,你我生命的基因已然命定, 一切個體上的差異、體質,大都已經決定,我們必須坦然接受, 我無法身高180、IQ180、貌比潘安容賽志玲,那又何妨, 如果基因完全受到控制,人類將成量化的產品, 社會都是完美無瑕的產品,那也非常恐怖。 知性是了解自己的性向、特質, 才能適性發展,樂在工作,生活如意, 如果藝術家的性格,你勉強他去從商從政,一定痛苦不堪, 鎂光灯再亮,掌聲再響,終有熄滅歇止的時候, 當會散了,幕落了,還是得做回自己,面對內心真實個性的自己, 而這時間、心情遠比場面上來得持久而真切, 所以說,知道自己的個性,找到自己的方向,比較容易愉快地生活。 人的一生就是千千萬萬一連串機緣的總合,它造就了〝現在的我〞。 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因緣,都可能是人生的關鍵點, 得非得,失非失,而人生是不可逆的, 所以任何機緣沒有絶對的好壞,端看你如何面對它。 當然,隨緣也並非隨波逐流,毫無主見,任人擺佈, 而是能洞悉事件的機變、因緣, 未發生的、能改變的,可以展現意志,操之在我; 已發生的、不可逆的,則可担然接受,成之於天。 如此隨緣,才不會心有掛礙,而能生活自如自在。 隨緣的另一面向是尊重他緣,因為他人也是萬千機緣造就, 他有他的想法、做法,不必然和你一致, 所以心懷謙虛,尊重多元化的社會, 如此人際關係必然和諧,社會國家也才能和平。 談到養身:大步走、多蔬果、少發火。 大步走代表多運動。 運動的效果,已經專家研究,充分証明對健康有好處, 它能增加關節柔軟,增強肌肉耐力,增進心肺功能, 增益協調平衡,並增生青春活力。 簡化來說,運動可以美化四體, 也就是控制體重,增進體能,修飾體態,改善體質。 但是我們也怕運動沒效果,或是運動傷害反效果, 所以運動處方的概念便很重要。 為了不同的目的要求,依據不同的個體狀況, 我們要設計不同的運動處方, 也就是不同的模式、強度、頻率、時間及期限。 如意操的精神,就是在了解運動處方的概念後, 依據運動的原理,運氣使力之際,舉手投足之間, 能够漸進量力,來感受肢體的動,增生太極之氣, 讓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能够平衡, 動與靜之間能够平衡,則外表肢體招式的變化, 只存乎一心,氣隨意轉, 想到哪動到哪,無招勝有招,所以稱為如意操。 多蔬果代表慎飲食。 飲食和健康的關係也十分密切, 很多報告,建議我們要吃什麼,不要吃什麼,令人眼花撩亂, 但多數的共識是少油、少鹽、少糖,多水分、多纖維、多自然, 所以,多蔬果是一大原則,既可飽食,又可通便, 還不怕營養過剩,不必考慮太多,也是養身的一大方便法則。 少發火則代表理氣和。 能够微笑面對一切,讓心情常保愉悅,也是預防心身症的好方法。 一個人常常因為不如己意而又堅持己意,一股氣難消,才容易發火, 如果懷抱慈悲與包容化解,則這股氣可以昇華,不一定要發洩, 甚至發揮阿Q精神法,想像惡馬總有惡人騎,也能境隨心轉, 減少發火的次數與強度,降低燥鬱症的風險。 健康是值得投資的,像在修行做善事, 愈早開始愈好,也隨時開始都有效, 但一般人却只流於口號, 到真正失去健康時,才能真切感受到它的真理,但常已來不及了, 希望養生法中的認命、知性、隨緣,大步走、多蔬果、少發火, 能提供給大家參考;並能多做自己獨樹一格,自舞自蹈的如意操, 手動腳動心也動,必能天天神采奕奕,親像一尾活龍。 |
☆繼續看更多養生營養文章...請見【安全食品健康分享網】官方網站
➣➣ http://www.safe-ag.com.tw/index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