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基因改造農產品與食品 |
資料來源:劉鐵虎譯/ 美聯社特稿/「國際新聞版」/ 中國時報 報導 基因改造農產品與食品將嚴格把關,內容與您分享 |
基因科技應用於食品工業,可改變食物風味、口感和外形。 但外電報導,已有研究發現基因改造食品可能傷害食用者 的免疫力,增加罹癌風險。衛生署正研擬法規, 要求基因改造食品必須經過衛生署審查通過,才可以上市。 基因科技用於食品工業行之有年,像是抗蟲害的豆子、 抗壓防爛的番茄,以及可讓產量增加的蔬菜等, 都是基因改造的成果。這些新種生物可增加食物供給, 並降低對有害農業化學物質的需求,但反對者恐懼打亂自然, 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。 例如,科學家把巴西胡桃高商業們價值的特質, 移植到黃豆上去,但結果卻使一些對胡桃敏感的人, 在攝取黃豆時恐有危險。另一令人恐懼的地方是, 將優良特質的基因植入作物,例如對殺蟲劑抗藥力增強, 可能連帶做周遭野生植物一併「蒙利」,已知一些野草, 透過這種方式已經不受除草劑影響。 英國綠色和平組織科學顧問泰勒說: 「關於這些東西的衝擊,科學領域尚有極多不確定的地方。」 蘇格蘭科學家普茲泰亦曾將抗昆蟲基因, 和蛋白質加進馬鈴薯,然後餵給老鼠吃, 結果老鼠免疫系統受損、出現生長問題、腦部也縮小。 普茲泰因為這項報告而被解聘,後來在學術界聲援下得到平反。 衛生署研擬的「重組基因技術衍生食品的安全性評估準則草案」 ,基因轉殖食品定義為 「利用重組DNA等改變生物體基因組成的技術, 所製造生產的食品」。 衛生署表示,基因食品的管理涉及研究、開發及產銷各層面, 在國內分屬國科會、環保署、農委會及衛生署管理; 衛生署負責下游產品的把關。 即使這些產品對環保或動、植物沒有不良影響,但仍須證明 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,才能販售。衛生署表示, 過去進口食品均未被要求提出基因轉殖食品相關資料, 未來在重組基因食品評估準則出爐後, 將加強國外進口產品的管理, 以避免民眾吃到成分不明的食品 衛生署這項規範重組基因食品的評估準則, 目前進入逐條討論階段,將儘快公告實施。 |
☆繼續看更多有機安全農產品文章...請見【安全食品健康分享網】官方網站
➣➣ http://www.safe-ag.com.tw/index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