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營養照顧 給他好吞不嗆的飲食 |
優活健康網 新聞部 在2011.09.02發表的文章 非常實用,分享給您 |
台灣已邁入老年社會,每10人中就有1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。 根據統計社區老人有5~10%營養不良, 養護機構老人有17~65%營養不良。 老人營養不良,容易發生跌倒、骨折、不能獨立生活, 須長期住院及看護,增加醫療及照顧支出。 造成老人營養不良最常見的原因為 缺牙、咀嚼困難、或吞嚥困難,使用多重藥物、感染、及疾病等, 以上情況,可藉由佩戴假牙,及提供合宜的食物,及調整食物質地, 來改善及預防老人營養問題發生。 吞嚥困難為老人常見且容易被忽略的問題, 根據調查,約有三成的老人有此問題。平日可以觀察老人進食狀況, 是否出現哽塞、流口水、餐間或餐後出現咳嗽、 食物堆在口腔內的一側而不自覺, 進食完後會有咕嚕聲等現象, 若有以上狀況,即需要找醫師評估了。 除了由醫療團隊確認~由口進食的安全之外, 在飲食上,可依照狀況選擇適當食物、 及調整食物質地,來改善進食問題。 成大醫院營養部,特別針對吞嚥、及咀嚼功能不良的老人, 設計一系列元氣濃湯取代傳統的流質飲食, 且加入堅果等健康食材, 使成品香濃營養,並呈現紅、橙、黃及綠天然色澤, 提供住院中有咀嚼或吞嚥困難病人使用, 經臨床上使用的效果評估,病人滿意度由79%提升至90%, 熱量攝取由51%增加至80%。 牙齒不好的老人,可選擇軟質食物, 如稀飯、麵條、通心粉、嫩葉類、瓜類、 炒蛋、軟嫩肉類、鮪魚沙拉、絞肉丸、豆腐、 及軟質水果(如木瓜、香蕉、奇異果); 亦可將軟質食物利用刀具,將食材切碎成為剁碎食物, 或進一步將食材切碎,與稀飯或麵類煮在一起, 成為鹹粥或湯麵的半固體食物。 此外,儘量避免會散落的食物,如乾而易碎的麵包、餅乾、 堅果、洋芋片及鳳梨酥。 如果有咀嚼及吞嚥困難、食慾不振或進食不足時, 則利用果汁機或調理機,將所有食材攪打成流質狀, 以利於吞嚥及增加進食量。 若飲用液狀食物,如水、果汁、清湯及 牛奶、或稀稠狀食物 仍會嗆咳時,就要選擇濃稠的食物, 如酸凝酪、水果泥、冰淇淋及麵茶等。 市面上有食物增稠劑, 可將液狀或稀稠食物調製成花蜜狀、蜜糖狀、及布丁狀, 或利用食物模型來改變形狀,變化食物外觀來增進食慾。 老人的營養照顧需要更多愛心及耐心, 藉由多元化選擇食物及調整飲食質地,可以讓老人吃得更好, 並且增加熱量、蛋白質、鈣、維生素B2及維生素D的攝取量, 維持良好的健康及生活品質。 |
☆繼續看更多飲食醫療文章...請見【安全食品健康分享網】官方網站
➣➣ http://www.safe-ag.com.tw/index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