候鳥變留鳥 台東縱谷花嘴鴨成群 |
摘錄自 大紀元 / 中央社 記者盧太城 |
應該在四、五月北返西伯利亞的候鳥花嘴鴨,已經在台東成為 數量可觀的留鳥,最近成群的花嘴鴨劃過台東縱谷上空,或是 停留在剛翻過土的農田覓食。候鳥變留鳥,農民喜憂參半。 這幾天台東鹿野鄉農田經常可以看見成群的「水鴨」在剛剛 翻過土的農田覓食,數量多達二、三十隻, 過去台東縱谷從未見過群數這麼龐大的「水鴨」。 台東縣野鳥學會理事長王克孝表示,這群「水鴨」,具有前端 黃色的黑嘴,腳橙紅色,是候鳥花嘴鴨。 一次出現二、三十隻覓食的畫面, 顯見花嘴鴨已經適應台東縱谷的環境, 成為族群穩定的「留鳥」。 王克孝表示,花嘴鴨原本是候鳥,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烏蘇里地方 、蒙古、中國東北部、朝鮮、庫頁島、日本北部等地。冬天飛到 台灣過冬,應該三月過後返回,但是受到全球暖化結果,這幾年 花嘴鴨已經成為留鳥,在台灣建立族群。 花嘴鴨成為留鳥,在台東縱谷建立穩定的族群,農民一則喜、 一則憂。鹿野地區農會有機米班員劉張裕明說,花嘴鴨願意留在 鹿野地區,代表著鹿野生態環境不錯,尤其是水質,因為花嘴鴨 喜歡有水的地方;不過,因為鹿野地區推展有機米, 稻田不施打農藥,也成為花嘴鴨覓食、嬉戲的「天堂」, 經常發生「趕鴨」的困擾。 花嘴鴨每年九月底至十月初到台灣過冬, 出現於各地河口、湖泊或海邊覓食。 翌年三中旬過後,飛回北方繁殖。 長約六十公分,展翅飛翔時, 羽翼大約可張開兩百四十公分至三百公分, 屬於體型較大的水鴨。 |
☆繼續看更多鳥類與生態文章...請見【安全食品健康分享網】官方網站
➣➣ http://www.safe-ag.com.tw/index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