咳嗽打噴嚏秋季「燥邪」正發威 |
摘錄自 大紀元新聞網 作者:李昀真/ 悠美診所中醫師 本文報導養生話題 ~ 秋季養生保健小撇步,與您分享 |
近來你是否發現身邊咳嗽的人變多了呢? 許多人也開始出現早晚打噴嚏、或是皮膚乾癢、紅癢等過敏症狀。 這是由於中秋後,9月23日秋分開始, 秋季主氣「燥邪」開始發威了。 此時雖然正午氣溫仍較高,但早晚已開始越來越涼,除此之外, 中醫理論認為秋季在五臟對應於肺,肺司呼吸,外合皮毛, 與大腸互為表裡。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,呼吸系統、皮膚系統、 腸道系統最易感受到「燥邪」。 燥邪特性與致病特點? 1.燥性乾澀,易傷津液: 燥邪易使人出現呼吸道、皮膚毛髮、腸道乾燥的症狀, 如口鼻乾燥、咽乾口渴、頭髮及皮膚乾燥、甚至皸裂、 小便短少、大便乾硬等。 2.燥易傷肺: 中醫認為肺為「嬌臟」,喜潤惡燥,故燥邪最易傷肺,造成乾咳、 痰難咳出或無痰、嚴重者痰中帶血、胸痛喘逆等症狀。 生活習慣差 加重燥邪 當燥邪襲來,若我們不多留意生活習慣,恐會加重燥邪, 導致疾病上身例如感冒或誘發過敏等。 因此秋燥之際,應避免以下的生活方式: ◆熬夜 ◆貪涼飲冷 ◆久待冷氣房未補充水份 ◆早晚溫差大未添加衣服 ◆過度使用喉嚨(比如歡唱KTV) ◆嗜食辛辣烤炸(易傷津液的食物) 秋季養生保健小撇步 1.早睡早起,逐漸加衣 秋季最適合早睡早起,早睡以養陰養津液,早起使肺氣得以舒展, 符合秋「收」的原則。其中腹部、足部、頸部及雙肩最重保暖, 可防止受涼感冒。 2.適當鍛鍊,慎防肥胖 秋季最宜鍛鍊,體操、快走、跑步、自行車、 太極拳、爬山等皆可, 運動前要先做好暖身,且運動要適度,微微出汗即可, 防大汗淋漓過於耗傷津液;鍛鍊體能亦可 預防肥胖, 此時氣溫較降,新陳代謝減緩,又因天氣轉涼易增加食慾, 因此應注意飲食結構的調整,多食低熱量、低升糖指數、 又營養的食物,減少精緻澱粉類或高油、高熱量食物的攝取。 3.養陰潤燥,宜食粥湯 (1)多喝水、多吃蔬菜(瓜果類則偏涼,要適度攝取)。 (2)養陰潤燥的食物如白木耳、 黑木耳、蜂蜜、百合、蓮子、 芝麻、魚肉、鴨肉、山藥、栗子、花生、核桃、桔梗、 菊花、蓮藕、梨、蘿蔔等, (其中梨和蘿蔔較寒涼,體虛者要減量食用), 可將這 些食物結合枸杞、紅棗煮粥或煮為魚湯雞湯食用。 4.勤加保濕、洗澡不過熱 進入秋季,保濕要加強,洗澡時水不可過熱, 過熱的水容易帶走過多皮脂,使得皮膚更易乾癢。 5.養心防鬱,接觸自然 秋季易使精神較為倦怠疲乏,情緒亦容易低落, 因此特別適合在秋季安排戶外健行及登山等接觸大自然的活動, 賞楓散步,釋放壓力、舒暢身心。 過完乾燥的秋天,寒冷的冬天就要來了,為了守護我們的健康, 現在就開始實行養生小撇步吧!今年冬天, 手腳不再冷冰冰!拒絕感冒咳嗽打噴嚏! |
☆繼續看更多養生營養文章...請見【安全食品健康分享網】官方網站
➣➣ http://www.safe-ag.com.tw/index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