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水果不當催熟 蒂黃 尾青 皮黑點 |
蘋果報導╱ 郭安妮 2013年06月26日 報導 水果不當催熟有證據 蒂黃、尾青、皮黑點 內容與您分享 |
水果熟成時最好吃,但為了搶上市, 有時會用灰黑塊狀固體的電石(碳化鈣), 結合空氣中水分,產生乙烯快速催熟, 雖無害,但催熟不當會影響口感。 其實,買到太生的水果, 可利用蘋果和香蕉皮散發的天然乙烯來催熟, 讓水果更好吃。 一般水果催熟方式 ~【電石催熟】 水果摘採後,會繼續後熟的,稱為更年性水果, 例如桃子、芒果、蘋果、和香蕉等, 因為它會自己進行高效率呼吸作用,產生天然乙烯, 離開果樹後仍會慢慢成熟,果皮會變色、果肉變軟, 此時送到市場上,容易因運輸過程碰撞而爛掉, 破壞美觀而讓價格降低, 所以果農會在水果8分熟時先採收, 上市前再使用俗稱「電石」產生乙烯, 快速催熟水果以便販售。 此外像葡萄、柳橙、和櫻桃等水果, 採摘後,不會再後熟,稱為非更年性水果, 這類水果不需乙烯催熟,否則會爛掉。 Tips 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生前曾經表示, 因電石所產生的乙烯為揮發性,物質毒性低, 且當攤商和果農以此方法催熟水果,再賣給消費者後, 已經過一段時間,乙烯早已完全揮發,對身體並無影響, 若民眾有疑慮,可在食用前用清水沖洗水果即可。 香蕉催熟4種方式實測: 農委會副署長黃美華表示,若買到的水果未成熟, 可用會釋放天然乙烯的蘋果、或香蕉皮催熟; 此外,不少攤商會用塑膠袋包緊水果,也可快速催熟。 記者實測4種催熟法,皆在室溫陰涼處, 結果綁緊塑膠袋內的香蕉熟度均勻,無特別過熟部位, 方法最簡單方便。 (1) 自然放熟: 7分熟的香蕉放5天後才成熟, 此時果皮完全金黃,上面有咖啡色芝麻點; 放3天後的香蕉,果皮上有淡淡小咖啡色斑點, 香蕉頭仍淡綠。 (2) 綁緊塑膠袋催熟: 將香蕉放入塑膠袋內綁緊, 3天後果皮上的芝麻點分布均勻, 無特別過熟的部分,熟成效果最佳。 (3) 香蕉皮催熟: 香蕉放入塑膠袋,再放入吃過的香蕉皮, 3天後要催熟的香蕉皮有咖啡色芝麻斑點, 比放塑膠袋的再熟一些, 靠近吃過香蕉皮的果皮部分,芝麻點較大。 (4) 蘋果催熟: 香蕉與成熟蘋果放塑膠袋, 3天後香蕉果皮有咖啡色芝麻斑點,果香濃郁, 比包塑膠袋或放香蕉皮更熟。 ★挑選撇步 夏季常吃的更年性水果如香蕉、芒果和木瓜, 若熟度未到8分,就以電石乙烯人工催熟, 不但果型瘦小,糖度也低; 若想買到果香濃郁且甜度高的自然熟成水果, 挑選時可注意果皮與觸感。
【芒果】如何分辨自然熟成或人工催熟? 自然熟成: 體型像雞蛋,頭尾要飽滿,果蒂淺淺下凹, 果肩稍微鼓起的是自然熟成且糖度高的芒果; 至於會轉紅或黃色的芒果, 例如愛文、金煌的果蒂與果尾皆呈綠色, 代表尚未成熟,建議放2~3天再食用。 人工催熟: 若果皮很亮,沒果粉,尾端偏綠, 但是卻已產生黑點,就是催熟不當的芒果,建議不要買。
【香蕉】如何分辨自然熟成或人工催熟? 自然熟成 : 果皮為均勻金黃色,上面有咖啡色芝麻點的香蕉, 買回來可馬上吃; 若想要放2~3天才吃,可以選果皮金黃,頭部淡青色的香蕉。 人工催熟: 尚未8分熟就用高濃度的乙烯催熟的香蕉, 體型瘦小,且易從蒂頭上掉落, 放2天後就會迅速變黑腐爛,不耐放。
【木瓜】如何分辨自然熟成或人工催熟? 自然熟成: 體型兩側對稱、不會歪斜,果皮轉黃顏色均勻, 用手輕壓果體,有微軟的觸感最佳。 人工催熟: 正常木瓜會從下半部開始轉黃,若從果蒂開始轉黃, 表示原生植株不健康,品質較差,且容易腐爛, 也可能是催熟不當的結果。
|
☆繼續看更多水果文章...請見【安全食品健康分享網】官方網站
➣➣ http://www.safe-ag.com.tw/index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