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機食品的食品安全 |
本文摘錄自 黃顯宗-生命科學導論 第三單元:生物的構成、代謝與防禦 從食品與健康談起 有機食品也有食安問題!? 與您分享 |
一、 營養成份 根據美國農業貿易季刊報導指出,有機食品未必比傳統食品 更有營養,但有機食品不用人工殺蟲劑、除草劑、殺菌劑及 化學肥料,產品較為衛生安全。另國內研究報告顯示,白米中, 磷、鉀、鎂、矽等元素含量以有機法較化學法高,鋅、錳 則相反;就新鮮毛豆而言,有機栽培法之產品,其粗脂肪、 粗纖維、灰分、游離糖含量較化學法略高,而胺基態氮、 不溶固形物含量則較低。由於有機農產品因全部使用有機質 栽培,它所吸收的養分也與一般化學栽培者稍有不同,通常 有機農產品的錳含量較低,其它如鋅、銅、鎳等金屬含量 有時候也較低。至於有機栽培之水果其糖度、酸度及礦物質 含量較高,水分較低,且有顯著差異。另有國內研究報告指出, 有機栽培之水果其糖度、酸度及礦物質含量較高,水份較低, 且有顯著差異,至於維生素C等化學成份則互有高低。 其實有機食品並非一定具有較優良的營養成份,或許和傳統作物 一樣。如畜牛、乳牛,雖然是有機飼料養大,可是牛肉、牛乳 還是具有含量相同的脂肪及膽固醇。所以仍不宜多吃。但選擇購買 有機食品的民眾普遍認為這是個較健康的選擇, 且這樣的培育方式確實對我們的環境較有益。 二、 有機農產品貯存期限 根據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試驗結果,化學農法栽培之楊桃儲藏五天 即開始產生褐斑,八天就劣變,有機楊桃到第十二天才有劣變 情形;另化學農法栽培的番石榴亦較有機栽培者約早一星期劣變。 另有研究報告指出,有機農產品有耐儲藏性較久之特性,可能與 不溶固形物、糖分、礦物質含量有關。由此可見有機食品的 另一優勢,具有較長的貯存期限。 三、 天然肥料污染 天然肥料(糞便、堆肥)在有機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應用,由此 而導致有機食品的細菌污染。這也是令人關心的一個話題。 在免除了化學肥料對土壤和生物的污染後,使用堆肥來生產的 有機食品其對於糞便中所可能帶有的病菌(如 大腸桿菌)或 寄生蟲具有高度危險的易感性,這值得多加留意。因此不鼓勵 民眾生食有機蔬菜,,應藉由高溫烹調的方式, 以達滅菌的功用,這是較為安全的飲食方式。 |
☆繼續看更多有機安全農產品文章...請見【安全食品健康分享網】官方網站
➣➣ http://www.safe-ag.com.tw/index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