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養成寶寶的均衡飲食 |
本文摘錄自 台北市政府托育資訊服務網/ 兒童照顧資源 如何養成寶寶的均衡飲食,值得一看,與您分享 |
臺北市托嬰教養刊物 101年第6期刊號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編製
如何養成寶寶均衡的飲食 【小故事】 早上小朋友來上學時,小葵媽媽常常向老師抱怨小葵在家吃飯 總是不專心,只顧著玩玩具,而且只吃白飯,不愛吃蔬菜、 水果,連開水也不喝。結果啊!好多天都沒有大便了,有時夜裡 睡覺還會喊「肚子痛呢!」 【想一想】 每天早上小朋友入所與放學時間,通常是老師與家長進行 親師溝通的時間。而小寶貝在學校的一天除了玩,媽媽最關心的 就是寶貝吃、喝、拉、睡的情況了。小葵的問題說穿了只不過 是一連串惡性循環的結果,因為寶貝偏食不愛吃蔬果與喝水, 吃進肚子的食物量少,直接導致食物纖維攝取相對少, 如此一來,腸子缺少製造成糞便的「原料」,導致肛門無法 作用,排泄感降低,最後經過多天才解出又臭又硬 一顆顆如山羊的大便出來。 所謂的「便秘」指的是大便堅硬、乾燥,排便疼痛、困難, 甚至便便帶血的情形。通常,小朋友會伴隨著食慾不振、 不想吃東西、肚子痛、脾氣不好等等的行為。 如何改善小朋友的症狀呢?提供以下的良方一起分享: 一、「吃的開心」 1. 提供小寶貝高纖維的食物,例如:全麥麵包、麥片、 糙米、新鮮的蔬果。 2. 透過相關的故事書,例如:愛吃水果的牛、愛吃青菜的鱷魚 等等的故事,不僅讓小寶貝認識蔬果之外,更能讓小寶貝知道 多吃蔬果的好處。 3. 用餐時,營造歡樂的氣氛,讓小寶貝在心情愉快、受鼓勵 的情況下用餐。 4.從沒吃過的新食物,先給予少量,讓小寶貝試吃看看,等接受後 再慢慢將量增加。 二、「喝水意願」 1. 上、下課時盡可能的讓小寶貝多用走路的方式往返學校, 也可以利用好天氣帶小寶貝到公園跑跑步、玩滑梯, 提供運動的機會。 2. 當小寶貝口渴時只提供白開水,避免養成愛喝飲料的習慣。 運動後也可以適時讓小寶貝吃一些水果, 此時接受的意願會比平時高喔! 三、「便便順暢」 1. 小寶貝在如廁時不要催他,有些孩子就是喜歡在家上廁所, 因為比較有隱私。 2. 當小寶貝不小心弄髒內褲時,請不要處罰,更換時也不要 露出厭惡的表情,以免留下壞印象,造成小寶貝不愛坐馬桶。 四、「睡眠安心」 進行親子按摩-倒適量的乳液、嬰兒油在大人手掌, 從肚臍向外順時針按摩,按摩時間約5~10分鐘,此時, 也可以針對小寶貝今天的好行為給予讚美與肯定喔! 【小提醒】 小寶貝偏食的問題是無法一下子就改善的。但是,只要是 為了小寶貝好,相信爸爸、媽媽一定都會樂意的去協助 小寶貝成長,小葵的媽媽就在老師建議下努力去嘗試、配合。 果然不久之後,小葵逐漸的在進步中,讓媽媽也越來越有信心 來幫助寶貝健康長大。 感謝此文章由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 財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女青年會辦理 景美托兒所(附設托嬰中心)/吳月鳳老師撰寫! |
☆繼續看更多媽媽親子文章...請見【安全食品健康分享網】官方網站
➣➣ http://www.safe-ag.com.tw/index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