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不知的「腸套疊」 |
本文摘錄自 iCare愛健康/ 健康講座/ 葉樹人醫師 孩子腹痛百百種,如何判別就看這篇! 與您分享 |
還不會說話的小小孩常見的腹痛種類,剛出生的小朋友常出現 的腹絞痛,我們稱為「百日觀」,這時把小朋友抱起來時比較 能安撫,通常這種情況很多都有腹脹氣、腹絞痛、常放屁。
我們可以用棉花棒沾凡士林,或是用肛溫表伸進去往側邊頂, 這樣可以看他排出來的大便形狀是怎麼樣,如果帶血就要 很小心,代表他腸子有問題;如果是一連串的噗噗噗噗…, 排出來之後就會比較舒服,大部分的情況是這樣,肚子消下去 之後,小孩也會睡得比較好。
病程若拖得很久、越來越無法安撫,就要做檢查,包括先天性 的腸扭轉,多半是會合併吐會帶綠色,膽汁性的嘔吐;還有 可能是幽門狹窄,他們吐的牛奶就像壞掉一樣,會酸酸臭臭的, 但吐完之後就會很舒服。
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常有的「腸套疊」,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 大腸包小腸,小腸的末端進入到大腸裡面,因為套進去的瞬間 腸子疊得很緊,腸子的血管就會被卡住,甚至鹽腫道卡死, 血流不過去,最大的特徵是,持續間歇性地哭鬧不安, 但這需要觀察,一般的腸胃炎會持續痛,但這種痛是斷斷續續的, 但痛起來會哭天搶地的痛,但恢復得非常快;初期比較難診斷, 最大的症狀就是大便會比較少。
有吐有拉代表腸子還是通的,如果只有吐沒有拉這種情況 就要特別注意,比較有經驗的醫生大概會猜想到,會去摸肝臟 的邊緣,如果真的套的很大時會摸到一顆東西,但這機會 不太大,因為小孩痛的時候會哭鬧不容易摸出來,要在小孩 睡著時才檢查,如果套的不是很大, 或套的特別深,就必須要用超音波檢查。
還有一個方法,我們會灌腸觀察他的大便,如果呈現像草莓果醬 的樣子,有血且跟腸黏液混在一起,不管是紅色或黑色的血 都要很小心,通常不太會發燒。另外還有細菌性的感染, 譬如沙門氏菌的感染,是會發燒的。如果灌腸發現大便有血, 就要考慮做超音波,超音波看不清楚的話,甚至要做電腦斷層。
腸套疊的發生通常是局部有發炎,比較常出現的是反覆性 的腸套疊,就必須要手術,如果超過黃金48小時搶救, 腸子可能就套死、腸子就會壞死。反覆性的腸套疊發生年齡 可能到6、7歲都有可能出現,但絕大多數可能2歲之後 就不會出現,且多數的人只發生一次。 |
☆繼續看更多媽媽親子文章...請見【安全食品健康分享網】官方網站
➣➣ http://www.safe-ag.com.tw/index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