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慎選嬰兒副食品  營養均衡寶寶壯

本文摘錄自  政府入口網-親子館

內容詳細說明副食品好處及重要性,值得一看,與您分享

小朋友的未來成長,相信父母親都希望是個健康寶寶,而要

達到這個目的,就一定要供給充份健全的營養,來協助寶寶

成長發育。所以母親在餵哺母乳後,所要了解的是,需補充哪些

必要的副食品呢?正確且適當的飲食,將會對於未來身體的

抵抗力有重大影響,接下來將提供育兒餵哺知識和

簡易的食譜等資訊。

● 嬰兒的生理特色:

嬰兒是指剛出生滿一週歲的孩子,而不同的身體狀況和特徵,

導致這個時期所需的營養份量,

與一般兒童和成年人皆不盡相同:

 此時的生長速度比其他時期高出許多,需補充優良和

    品質高的營養,以發展體內的新組織,例如為讓各個器官更加

    發育完全,蛋白質是非常關鍵的營養、鈣質對於骨骼成長

    也相當重要、而熱量的補充要充份供給,來滿足身體所需的

    能量和機能之需求。

 因為嬰兒期有許多體內構造未發育完全,所以在消化及排泄方面

    受到限制,不應食用太營養的食品給他,如果過多的補充,超過了

    寶寶所能代謝的能量,將導致消化不易,也會造成相關器官

    不必要的負擔,各方面的疾病和變異危險程度將會提高。

 而為了要維持體內液體的平衡,尤其寶寶有特高的水分,

    水佔了非常高的百分比,故需餵哺高量的游離水分。 

● 添加副食品的好處:

將寶寶餵哺飲食添加副食品,對於嬰兒的益處包括:首先是

未來在要進食固體類的食物會更加順暢,小朋友在滿一歲之後

所需增加的營養,不僅只是牛奶可以滿足的。其次,在食用

副食品時,不但可以加強臉部的訓練,對於未來語言溝通

有相當大的助益,還可以讓小朋友多練習咀嚼和吞嚥。此外,

如果嬰兒有便秘或反胃的狀況,將會獲得改善。最後,食用

副食品也能減少缺乏營養和肥胖症狀的發生。  

● 副食品所含維生素對嬰兒的重要性:

而有關其他需要添加的維生素,對於以純母乳餵哺方式飲食

的嬰兒,將不建議補充太多的鐵劑,如果要普遍的提供鐵劑

給嬰兒期的寶寶,需要有更多的醫學證明來支持,相對地,

有些孩子們並不缺鐵質而是其他的營養。並且其他解決的辦法,

或許將有更佳的功效,例如在生產時較慢夾臍帶,

就可提升鐵質之含量。 

另關於維他命D是否要添加,許多愛曬太陽的歐美國家會建議,

但以國際組織的角度並不全然同意;而此方面,是和太陽日照、

人種、文化民情、以及自身健康體質等相關,但相對太陽日曬

不充分的國家,會推薦維他命D補充的重要性。

純母乳哺育到六個月再添加副食品,比四個月添加副食品的寶寶,

其消化道感染較少;寶寶生長發育不受影響;母親體重恢復較快、

自然避孕較久(即月經較慢來);但在新生兒鐵儲存量較不足的

開發中國家,其寶寶血中鐵質濃度可能會較低。其結論為:雖然

個別寶寶的差異仍須注意,但總體而言,不論在已開發國家或

開發中國家,純母乳哺育六個月的政策,與更早添加副食品相比,

有較多好處,且無明顯風險。 

● 何時添加副食品:

國際一致公認,在嬰兒出生後的前幾個月,採用純母乳哺育,

是對嬰兒與母親最好的做法,但是,到底「純母乳」哺育的期間

以多久最好?亦即何時可以或應該開始在母乳之外,添加副食品,

是4個月或6個月?國際上則有兩種建議。第一種,是世界衛生組織、

我國、日本、英國、瑞典、丹麥、澳洲、加拿大等各國政府,

所建議的,「以純母乳哺育到六個月,之後必須添加副食品,

並可依母親與寶寶的意願與需要,繼續哺育母乳至一歲或兩歲以上」。 

另一種建議,則是純母乳哺育至少四個月,滿四個月之前應避免

添加副食品,之後(在滿四-六個月之間)可以添加副食品;

持此建議者包括比利時、德國、希臘、愛爾蘭。兩種建議之差異,

是後者對副食品添加的時機提供較大的彈性空間,在滿四個月之後

到滿六個月之間皆可添加。滿六個月再添加,與提前添加相比,

何者比較好?或許,我們可以自行考量寶寶的適應狀況來做調整。 

● 循序漸進的飲食:

添加其他食品讓寶寶熟悉新食物外,也可以讓寶寶學習新的

食物型態,再逐漸由液體食物轉為食用固體食物,所以給寶寶

吃的食物應該由原本的液體,轉換成泥狀、半固體,甚至是

固體的型式。而且每次只添加一種新的副食品,由少量開始,

觀察三至七天,確認寶寶沒有腹瀉、嘔吐、皮膚疹等過敏症狀後,

再逐漸增加份量或添加另一種食品。 

另外,要避免給予寶寶低營養密度及含咖啡因的飲料,

如含糖飲料、茶、咖啡,此外,提醒家長不要給嬰兒喝蜂蜜,

避免造成肉毒桿菌毒素中毒,因而引發呼吸衰竭,平時更要注意

飲食衛生安全,購買食品時注意外觀、標示、來源及有效日期,

並予以適當的儲存與烹調,家中的奶瓶或是製作副食品的砧板、

刀具及鍋具,使用前後要清洗乾淨,

才能讓寶寶安全飲食,健康長大。

臺灣初生嬰兒生長發育的情形,

前六個月與歐美日本的嬰兒齊頭並進,

但在六個月後,生長發育的速度就漸漸趕不上了,

歸其原因是斷奶太遲,同時副食品的添加也不理想,

嬰兒光是吃奶是不夠其營養需要的,

如果沒有適時補充副食品,就會缺乏必需的營養素,

導致生長發育慢,

對疾病的抵抗力也差,容易生病,以下介紹好用的副食品料理資訊,

希望讓父母們在照顧寶寶時能更得心應手。

 ● 餵食寶寶小提醒:

 添加副食品的目的:

    (一)補充奶類食品不足的營養。

    (二)讓嬰兒練習吞嚥的能力,

          適應奶類以外的食物做為斷奶的準備。 

 添加副食品必須使用天然新鮮和易於消化的食物。

 每次只給一種新食物且由少量開始,通常開始只給

    二分之一茶匙,(一茶匙=五CC)以後寶寶喜歡時,

    才增至二或三茶匙。

 餵食時間最好在哺乳前及肚子餓時,寶寶較容易接受新食物。 

 要知道副食品是否適合寶寶,

    可注意寶寶的大便及皮膚,如有腹瀉、

    不消化或皮膚疹塊等不正常情形則暫停,隔一段時間後再試。 

 ● 如何為寶寶添加副食品:

添加月齡 副食品種類及作法 注意事項

五至六個月

食物:米糊、麥糊。

作法:

與牛奶混合餵食(由罐內量匙四分之一開始加起。)亦可直接與溫開水調成糊狀餵食(由一茶匙加起)

可先餵米糊(較易消化),適應後再餵麥糊。

六至八個月

食物:蛋黃泥

作法:

一、雞蛋用水煮至全熟。
二、剝去蛋殼、蛋白。
三、亦可取新鮮蛋黃打散放入碗中蒸熟。
四、將蛋黃依等份需求切割。
五、取需要之等份,壓成泥狀加入牛奶中或加溫開水調成泥狀餵食。

一、蛋要新鮮。

二、每日餵一次。

三、開始逐量增加,如寶寶大便正常,可三至四日調整一次食量。

九至十二個月

食物:除參照六至八個月食物另可摻入碎肉、吻仔魚等柔軟細碎之固體食物。亦可用排骨湯煮麵、粥。

例如吻仔魚粥、排骨湯麵、餛飩湯、蘿蔔糕、蛋糕、雞蓉玉米湯

一、碎肉要弄得細碎。

二、吻仔魚如欲炒香,需揉碎再餵食。

三、排骨湯之浮油要去除(可先冷藏)。

四、麵或粥不需煮太爛。

 

一歲以上

食物:可均衡調配攝取各類較柔軟的固體食物。

例如蛋包飯、什錦炒麵、排骨糙米粥、三色燴飯、肉燥河粉、三色卷、壽司等。煮熟、弄碎或單獨與麥糊混合。

一、餵食時應與孩子面對面,讓孩子坐椅子上,不要跑來跑去。

二、每次進食適當時間為三十分鐘,沒吃完應收起。

三、兩餐之間勿給零食,用餐前不給飲料,以免影響食慾。

四、應培養孩子獨立進食的習慣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繼續看更多媽媽親子文章...請見【安全食品健康分享網】官方網站

    ➣ http://www.safe-ag.com.tw/index.html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ee561005 的頭像
    jee561005

    美食料理分享網

    jee561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